免費大腸癌篩查計劃
衞生署呼籲50至75歲合資格人士盡早參加計劃,同時透過實踐健康生活,以預防大腸癌。有意參加計劃的人士應先約見已參與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並由該醫生安排大便免疫化學測試。如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到已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如測試結果呈陰性,參加者應於兩年後進行覆檢。
如果大便中驗出隱血,有可因為其他病況所引致,如痔瘡,並不一定表示參加者已患上大腸癌。
大腸癌是本港第3常見的癌症,亦是本港致命癌症中的第2位。大腸癌篩查可及早識別未出現病徵的大腸癌患者或高危人士,讓其及早接受治療,大大提高治癒率,而在大腸鏡檢查過程中切除大腸腺瘤,則可避免腺瘤演變成癌症。經計劃確診大腸癌的個案中,約2400宗已進行初步分析,結果顯示約56%屬於早期個案,治癒率較高。
採便步驟
什麼是大腸癌?
- 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部份,包括結腸、直腸和肛門。
- 食物中的水分和營養會經過我們的消化系統而吸收,剩餘的食物渣滓(即大便)最後經肛門並被排出。
-
- 我們的身體是由很多不同的細胞所組成。在正常的情況下,身體會自我控制細胞的生長和分裂,以確保各器官能正常運作。
-
- 癌症是由於身體細胞生長失去控制,令這些細胞異常生長並形成惡性腫瘤(即是癌症),甚至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損害。癌症共有超過100種,而每種癌症都有其個別的成因、習性和擴散模式。
-
- 多種行為、環境和遺傳因素影響下,部分大腸壁細胞異常地增生,形成大腸瘜肉。
-
- 大多數大腸癌由一粒細小的瘜肉開始。瘜肉通常是良性的,但有些會慢慢演變為癌症。這種變化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
-
- 若不及早治療,癌細胞會侵入和破壞周圍的器官,還可經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各部位。
預約免費大腸癌篩查
1949-1975年出世的合資格人士
預約及查詢電話: 5543 0000 / 3180 9809
»»» 立即預約 «««